以往客家人辦喜事時常見的客家八音,隨著時代變遷,不僅演出的機會減少,學習客家八音演奏的人也越來越少,因此三峽客家文化園區在16日下午安排一場客家八音的體驗活動,讓民眾從欣賞音樂、體驗樂器,更加認識客家八音,並激發小朋友的學習興趣。
從前在客家人婚慶、廟會、年節等重要生活場景都會出現的客家八音,是客家傳統音樂的代表,尤其嗩吶更是當中的主角,具有獨特的魅力。
以往客家人辦喜事時常見的客家八音,隨著時代變遷,不僅演出的機會減少,學習客家八音演奏的人也越來越少,因此三峽客家文化園區在16日下午安排一場客家八音的體驗活動,讓民眾從欣賞音樂、體驗樂器,更加認識客家八音,並激發小朋友的學習興趣。
從前在客家人婚慶、廟會、年節等重要生活場景都會出現的客家八音,是客家傳統音樂的代表,尤其嗩吶更是當中的主角,具有獨特的魅力。
慶祝台北愛樂合唱團成立四十周年,將於10月13日(周六)台灣首演兩部饒具傳世意義的經典之作,法國巴洛克代表作曲家夏邦悌埃(M-A. Charpentier)的《感恩頌歌》(Te Deum),及英國作曲家威廉沃頓(W. Walton)的《伯沙撒王的盛宴》(Belshazzar's Feast),一同為台灣合唱音樂發展唱出嶄新里程碑。
《伯沙撒王的盛宴》音樂會,將邀請與台北愛樂合作甚深的匈牙利籍指揮家嘉保˙豪勒隆(Gabor Hollerung)及長榮交響樂團合作,用深厚默契與台北愛樂合唱團、室內合唱團及青年合唱團共同演出,曾被譽為「近五十年最佳合唱作品」的《伯沙撒王的盛宴》;本曲由英國作曲家威廉˙沃頓(William Walton)所譜,取材自舊約聖經但以理書,提醒人們需對上帝懷有謙卑之心。曲風兼具傳統浪漫精神及英國民風的特質,糅合近代作曲技巧,音樂具有強烈的節奏性與豐厚的合聲。此外,也將演出法國巴洛克代表作曲家夏邦悌埃充滿歡慶意味的傳世之作《感恩頌歌》,本作品的前奏曲現已成為歐洲廣播聯盟(European Broadcasting Union)主題曲。
為重現傳統北管音樂及戲曲文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2012傳藝北管匯演」,今天舉辦「北管子弟回娘家」,邀集國內各家重要北管軒社匯聚宜蘭演出,希望透過匯演活動,讓社會大眾對北管音樂特色能有更深的認識,並提供各軒社演出平台及交流機會,展現各家北管子弟特色。
出身台南的旅歐編舞家蔡慧貞,去國多年之後,帶著滿囊的鄉愁回國 創辦「匯舞集」,匯集多位參與戲劇工作的表演團隊,將思鄉之情帶入舞曲之中,將於9/14、9/15兩天首演《門The Door》,獻給她最愛的故鄉台南。
「二○一二甲安埔藝起來」活動從即日起到二十七日舉行,文化局邀請明華園劇團、只有偶劇團、紙風車劇團、台中聲五洲掌中劇團演出精采戲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及廣達文教基金會提供典藏展品,歡迎大家相揪鬥陣來「大甲、大安、外埔」,感受藝文活動的魅力!(見圖)
台中市長胡志強致辭時表示,台灣最新流行的新名詞就是「甲安埔」,從去年一直流行到現在,他給「甲安埔」取了一個好聽又吉利的名字「呷平安擱耶補」,現在這個地方愈來愈紅。這次「甲安埔藝起來」活動將有明華園、紙風車等精采演出,希望除了本地文化之外,也能帶來外來的文化,滿足大人小孩,也希望這樣的活動年年都能辦下去,市府一定會加油。
安•蘇菲•慕特,當年那位大師卡拉揚拔擢的少女小提琴奇才,現今早已成為全球頂尖小提琴家,今年更邁入她演奏生涯的第36年。懷著對台灣的特殊情感,慕特今年將第十度訪台,11月13號將在台北國家音樂廳,11月18號在高雄至德堂演出。
悠揚的琴聲,出自小提琴女神安•蘇菲•慕特之手,今年慕特將第十度訪台,台灣彷彿是她巡演生涯中的一個家,她也對台灣有特別的情感,因為台灣觀眾的熱情深深感動了她,而且不同於歐洲欣賞古典音樂人口明顯老化,台灣仍有許多年輕人聽古典音樂也讓她印象深刻。環球音樂古典暨爵士部總監傅慶良說,
(中央社記者郭淑鳳耶路撒冷12日專電)繼6月中華民國總統夫人周美青率領雲門舞集於以色列演出之後,以國著名音樂家謝里夫9月底將赴台教學及演出。
駐以色列代表處將台以雙方文化交流訂為今年?台以文化交流年?的工作成果。
桃園市公所繼兩年前年十二月成立「桃園市青少年國樂團」後,昨(十一)日再成立一支女子樂團,名為「桃園市絲竹樂團」,該團由桃園市公所、大業國小及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七位音樂家所組成,該團首場公演訂於明(十三)日下午七點,在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舉行,免費索票地點:桃園市公所服務台334-8058轉1300。
桃園市公所昨(十一)日上午為桃園市第二支樂團成立舉辦記者會(見圖,記者羅大衛攝),樂團成員來自台灣藝術大學音樂學系三位女碩士生及四位大四女學生,市長蘇家明充滿信心表示,七位學生如同七仙女般,可媲美大陸十二金釵女子樂團,她們各自擁有美麗與音樂才華,在舞台上展現青春活力,亮麗的外型令人印象深刻。
「日月潭花火音樂會」,十月二十號將在日月潭隆重登場,今年的主題定為「悲慘世界、逆境重生」,除了演出音樂劇「悲慘世界」中的五首經典名曲外,也希望透過刻劃人性的音樂張力,為逆境中的人們帶來重生的力量,預料將會掀起高潮。(閻大富報導)
2000年,當年18歲的李雲迪,成為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史上最年輕金獎得主,隨後赴德國漢諾威學院深造,先後與柏林愛樂、費城管弦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倫敦愛樂合作,被譽為「浪漫派鋼琴大師接班人」,琴聲富有如詩般的憂鬱情感,詮釋曲目展現恰如其分的細膩技巧與美麗而乾淨的音色。
今年李雲迪再登台,帶來貝多芬的三首鋼琴奏鳴曲《月光》、《悲愴》與《熱情》,將於10月25日晚間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詳洽牛耳藝術www.mna.com.tw。(文/凌美雪)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11日電)現代劇場導演王嘉明將跨界執導崑曲「南柯夢」,他認為,崑曲本身就是一個夢的形式,無法以寫實或非寫實去定義。
「南柯夢」邀集中國崑曲家蔡正仁、張繼青指導,王嘉明跨界執導,江蘇省崑劇院青年演員施夏明、單雯、徐思佳、趙于濤主演,10月18日至21日在國家戲劇院演出。
顛覆原始電影文本,挑戰觀眾傳統的觀影經驗,第3屆「EX!T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拿德萊葉、希區考克與柏格曼3位電影大師經典作品作《百年孤寂三部曲》展演,融合影像與音樂,甚至影片放映本身都融入了表演當中。
《百年孤寂三部曲》由吳俊輝擔任策展人,展出包括《放映機》、《聖女之舞》、《多重假面》和《狂喜洗澡狂》等4部作品,每部作品除了多媒體電影表演,更加入了來自各領域的好手現場即興創作。其中韓國實驗電影藝術家李幸俊帶著在國外巡演一年的《狂喜洗澡狂》和全新作品《放映機》回到台灣,與前閃靈樂團鍵盤手李婉菁,吉他手陳昱先、DJ Point及表演藝術家黃柔閩的現場演出,不只是影像的表演、舞台的表演,甚至連現場剪接膠捲放映的過程都成為表演的一部分。
國寶舞蹈大師李彩娥以88歲高齡帶領舞團,10月13、14日前往日本秋田縣參加台日舞藝文化交流,為恩師石井漠逝世50週年舞出「福爾摩沙」劇。
李彩娥昨在舞台上風采不減,盡情地跳舞,強調「掌聲是她活下去的力量」,她說人要懂得飲水思源,石井漠老師在她心中地位近乎父親,雖然老師已經過世多年,但往往在回憶中,師生兩人經常跨越世代與時空重逢,彷彿回到當年在日本習舞的繽紛歲月。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10日電)貴州京劇院18日至19日晚上將在台灣戲曲學院演藝中心,演出新編歷史劇「魚玄機」。
貴州京劇院(原貴陽市京劇團)成立於1958年,由貴陽黔光京劇社與轉業的部隊京劇團合併而成,曾擁有眾多各流派優秀演員和編劇、導演、唱腔設計、舞台美術等方面的人才,是實力雄厚的京劇藝術表演團體。